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美文

融入大众生活的短视频正“艺术”起来

2021-09-06 16:25:11诗集古诗网首页
  短视频、直播,已经不仅仅是记录生活,也正融入越来越多的当代生活美学表达

  短视频、直播,已经不仅仅是记录生活,也正融入越来越多的当代生活美学表达。日前,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抖音联合举办的“短视频、直播与生活美学”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嘉宾探讨了短视频、直播与大众生活间的关系。

  根据《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网民使用率为95.8%;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8.18亿,使用率达87.0%。

  如今,短视频、直播,已经不仅仅是记录生活,正如与会者所言,大众通过短视频创作、点赞、转发、评论的过程,也是借影像工具集体创造当代生活美学的过程。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里出现一系列 “生活艺术化”的上扬景观——大众通过短视频、直播“走进”艺术殿堂,体悟艺术生活的想象,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胡智锋认为,用户在制作、上传、互动等自我实践中,逐步培育审美能力,并转化为优质内容鉴赏者、消费者,在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艺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新时代互联网平台上的全新景观。

  比如在戏曲艺术传播领域,观众借短视频平台可以欣赏到许多剧院、戏曲演员的表演,戏曲艺术的传播因此更生活化;又如,短视频与直播也在激活传统艺术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创造力,越来越多影视剧开始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宣推。抖音发布的《2020抖音娱乐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票房过亿的影片中,抖音参与宣发合作的电影,票房累计达到174.99亿,占票房过亿影片总票房的99.4%……

  对此,不少与会者进行了观点分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认为,短视频、直播时代的到来,为大众记录生活提供了新载体,也激发大众对艺术经典的想象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表示,“短视频与直播促进了戏曲艺术领域大众生活美学的建构”。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程樯则表示,短视频、直播过程中的观众反馈是“非常有效的参照之一”,在内容创作前,生产者可以先去短视频平台调研同质同类的内容,寻找规律,从而激发更多创作灵感。

  2019年8月,抖音发起旨在鼓励艺术创作与交流的“DOU艺计划”后,中国戏曲学会、中央美术学院等数十家艺术院校院团,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24个艺术场馆,和数千名艺术家陆续入驻抖音。

  艺术家、艺术机构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是胡智锋特别留意的一个趋势,“在人们一般的印象当中,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的殿堂,都离生活有一定距离。但是,‘DOU艺计划’的开启,让那些大艺术家、艺术工作者走进了平常生活,展现了艺术创作背后的景观和影像。”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教授杨乘虎在解构“DOU艺计划”的过程中说,他看到了“何以为美”的内涵拓展和外延增容。对于“何以为美”, 他认为由艺术家传播向大众的美是狭义美,广义美包含着“存在于艺术家之外的,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尚未被发掘的,或已被发掘但未获得广泛认识的美”,“DOU艺计划”的引入,为“广义美”的呈现提供了舞台。

  “短视频与直播作为新兴影像,为研究大众生活发展变化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短视频、直播应持续打造面向未来的内容生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顾亚奇以抖音“山里DOU是好风光”项目为例说,在乡村振兴方面,这个项目就是发挥全屏高清、融合表达的特征,为乡村打造文旅品牌、促进增收提供的一种新工具。

  由此可以看到,短视频、直播除了为观众提供愉悦、放松、审美外,更应成为助力经济发展的“硬动能”。

  “视听语言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其糅合图像、声音与色彩,是最符合当下受众行为习惯的媒介,而短视频等也正为构建互联网时代的生活美学提供新工具”,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教授赵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