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美文

【美文悦读】花是一座城 城是一朵花

2021-10-02 00:34:27诗集古诗网首页
  最早知道攀枝花这座城市,是在中学地理课本上:“中国铁矿八大家……四川一朵攀枝花

  最早知道攀枝花这座城市,是在中学地理课本上:“中国铁矿八大家……四川一朵攀枝花。”因为“攀枝花”这个独特的名字,我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攀枝花,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会来到这座城市定居。十几年前,我从湖北来到攀枝花。从那以后,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攀枝花因三线建设而生,是万里长江上游的一座城,也是中国西部一座美丽的城市。

  

  刚来时,我把文学梦安顿在金沙江边一间八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有一天夜里,滔滔不绝的江水从梦中呼啸而过,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奔赴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千军万马……我似乎听到了一种召唤,召唤我去书写那段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

  于是,我开始追溯这座城市的血脉。弄弄坪、瓜子坪、弯腰树、大渡口、九附六……这些沿用至今的老地名,“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钢铁不回家”……这老城区的大红标语,以及众多的三线建设遗址遗迹,早已同半个多世纪前的峥嵘岁月交织在一起,植根于几十万三线建设者的心头,成为这座城市不灭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由于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攀枝花成为三线月,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攀钢基地、兰尖铁矿、宝鼎煤田、渡口大桥等地,曾留下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三线多个项目中,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被放在重要位置。

  一声号令,数十万三线建设大军从祖国各地集结到金沙江畔的攀枝花。一片荒山野岭的不毛之地,一夜之间沸腾起来……

  李身钊,是我采访的第一位三线月的一天,正在鞍钢设计院上班的李身钊,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赴攀枝花参加科技攻关,破解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这一世界性难题。

  “那年,我25岁。” 回忆当年,老人依然很激动。他指着一张发黄的照片对我说,当时是“先生产,后生活”,苦得很。但没有一人叫苦。为解决技术难题,李身钊与同事们常常通宵达旦工作,不休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直到最后成功。

  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会来到这座城市定居。十几年前,我从湖北来到攀枝花。从那以后,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攀枝花因三线建设而生,是万里长江上游的一座城,也是中国西部一座美丽的城市。

  刚来时,我把文学梦安顿在金沙江边一间八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有一天夜里,滔滔不绝的江水从梦中呼啸而过,我仿佛看见了当年奔赴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千军万马……我似乎听到了一种召唤,召唤我去书写那段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

  于是,我开始追溯这座城市的血脉。弄弄坪、瓜子坪、弯腰树、大渡口、九附六……这些沿用至今的老地名,“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钢铁不回家”……这老城区的大红标语,以及众多的三线建设遗址遗迹,早已同半个多世纪前的峥嵘岁月交织在一起,植根于几十万三线建设者的心头,成为这座城市不灭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由于符合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要求,攀枝花成为三线月,攀枝花特区改名为“渡口市”。攀钢基地、兰尖铁矿、宝鼎煤田、渡口大桥等地,曾留下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三线多个项目中,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建设被放在重要位置。

  一声号令,数十万三线建设大军从祖国各地集结到金沙江畔的攀枝花。一片荒山野岭的不毛之地,一夜之间沸腾起来……

  李身钊,是我采访的第一位三线月的一天,正在鞍钢设计院上班的李身钊,突然接到上级通知,赴攀枝花参加科技攻关,破解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这一世界性难题。

  “那年,我25岁。” 回忆当年,老人依然很激动。他指着一张发黄的照片对我说,当时是“先生产,后生活”,苦得很。但没有一人叫苦。为解决技术难题,李身钊与同事们常常通宵达旦工作,不休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直到最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