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古诗网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诗人

清代散文阅读参考书目

2021-10-31 07:15:21诗集古诗网首页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后集四卷三集三卷附录一卷(清)黄宗羲撰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后集四卷三集三卷附录一卷(清)黄宗羲撰。《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

  耻躬堂文录二卷(清彭士望撰。清康熙九年(1670)至十玒年(1678)刊本,清雍正八年(1730)世德堂刊本。

  亭林馀集一卷(清)顾炎武撰。《学古斋金石丛书》本,《端溪丛书》本,《四部丛亭林文集六卷诗集五卷》(清)顾炎武撰。《亭林遗书》本,《顾亭林先生遗书》本,《四部备要》本。

  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鲜、吕宗力校点。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船山遗书(清)王夫之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新化邓显鹤长沙刊本,清同治四年(1865)湘乡曾国荃金陵刊本,上海太平洋书店1933年排印本。

  绵津山人诗集三十一卷枫香肇词一卷漫堂说诗一卷(清)宋荦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精刊本。

  鲒埼亭集三十八卷年谱一卷世谱一卷经史问答十卷(清)余祖望撰,年谱(清)蒋学镛、董秉纯同撰。清嘉庆九年(1804)姚江借树山房刊本。

  袁文箋正十六卷补注一卷(清)袁枚撰;(清)石韫玉箋。清嘉庆十七年(1812)精刊本,《扫叶山房丛钞》本。

  小仓山房诗集二十六卷补遗一卷文集二十四卷附一卷外集六卷(清)袁枚撰。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刊本。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撰。清嘉庆五年(1800)北平盛氏刊本,清道光十五年(1835)广州财政司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潜研堂文集五十卷诗集十卷诗续集十卷(清)钱大昕撰。《潜研堂全书》本,《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本,《四部丛刊》本。

  惜抱轩尺牍八卷(清)姚鼐撰。清道光三年(1823)刊本,清咸丰五年(1855)海源阁精刊本。

  惜抱轩全集(清)录鼐撰。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上海校经山房刊本,清同治五年(1866)省心阁刊本,上海会文堂书局1914年石印本。

  二林居集二十四卷(清)彭绍升撰。清喜庆四年(1799)味初堂刊本,清光绪七年(1881)刊本。

  崔东壁遣书(清)崔述撰。清道光四年(1824)陈履和东阳刊本,上海古书流通处1924年影印道光陈氏本,上海亚东图书馆1936年排印本。

  述学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被遣一卷别录一卷(清)汪中撰。《粤雅堂丛书》本,清同治间扬州书局重刊本,《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

  大云山房文稿初集四卷二集四卷(清)恽敬撰。清嘉庆二十年(1815)至二十一年(1816)武宁卢句宣长洲宋扬光刊本。

  茗柯文初编一卷二编二卷三编一卷四编一卷(清)张惠言撰。清嘉庆十四年(1809)李生甫刊本。《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本。

  茗柯文初编一卷二编二卷三编一卷四编一卷补编二卷(清)张惠言撰。清道光十五年(1835)陈善刊本。

  因寄轩文初集十卷二集六卷补遗一卷(清)管同撰。清道光十三年(1833)管氏刊本,清光绪五年(1879)重刊本。

  定盦文集三卷续集四卷续录一卷古今体诗二卷杂诗一卷词选一卷词录一卷文集补编四卷(清)龚自珍撰。《四部备要》。

  一 由祥符寺度石桥而北,逾慈光寺,行数里,径朱砂庵而上,其东曰紫石峰,三十六峰之第四峰[1],与青鸾、天都,皆峄山也。过此,取道钵盂、老人两峰之间,峰趾相并,两崖合沓[2],弥望削成[3],不见罅缝,扪壁而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1]三千,手迹犹在其家。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2]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3],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明亡。清兵入关,清王朝统治开始。顺治十八年(1661),清灭南明政权。·清初,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为“虞山诗派”领袖,作有诗

  牧斋初学集一百十卷目录二卷(清)钱谦益撰。明崇祯十六年(1643)瞿式耜刊本,《四部丛刊》本。牧斋有学集五十一卷(清)钱谦益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金匮山房刊本。牧斋有学集五十卷补一卷附校勘记一

  鹅笼夫人者[1],毗陵某氏女也[2]。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3],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4]。”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5]。 妹许某,家故豪[6],遽行聘[7]。僮仆高帽束绦

  庚寅冬[1],予自小港欲入蚊川城[2],命小奚以木简京书从[3]。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4]。”予愠为戏[5]。趋行及半,小奚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1)人也。子佣出(2),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3)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4)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

  杜生审舒齐归[2],施子赆焉[3],司橐者以匮告[4]。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意着太左计[5]。”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也。子何敝敝然为我谋[6]?”杜生口呿色变[

  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1]地故硗啬[2],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3]也。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一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

  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1]。是说也,尝窃疑之。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改九子为九华[2]。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3],约略如八九仙人云。 其山,外峻